它是「天然造血庫」,隔三差五吃一次,活血暖宮,臉色紅潤氣色好
它是「天然造血庫」,隔三差五吃一次,臉色紅潤,氣質絕佳。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,大家好,我是傻姐美食,二月二已過,再等過了三月三就是端午節了,大家都知道,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之外,還有個習俗,那就是在門口插上艾草。在這一天,家家戶戶灑掃庭院,在門口插上艾草,正如民諺所說「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」。但是艾草實在算不得稀有珍貴的植物,甚至可以說很平常,可能田間地頭就有它的身影。那麼為什麼古人那麼看中它呢?
原來這種看著普通的植物卻是真正的寶物,它號稱「百草之王」,是我們老祖宗最先使用的植物。端午掛艾就是因為它的辟邪驅毒的作用,每到五月,天氣轉熱,蚊蟲毒蟲多了起來,它獨特的香味再配上菖蒲能夠驅百蟲。另外它還是一種抗菌、抗病毒的藥物,對呼吸系統疾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。
平常我們聽的最多的艾草的用法應該就是艾灸了,艾葉經過制作做成艾絨或者艾條,通過艾條燃燒熏蒸,祛除人身體上的疼痛,而艾草在驅寒作用上也是效果極好,對多種頑固性寒氣引起的病癥都有很好的效果。特別是對女性朋友來說很是友好,有養血暖宮的功效。下面跟大家分享幾個艾草的美食做法,一起來看看吧。
1、艾草青團、糍粑
新鮮的艾草去掉根莖,只留艾葉,把艾葉清洗干凈。鍋里水燒開,把洗凈后的艾葉焯一下水,焯水的過程加入一點小蘇打,焯好后放入冷水過涼,這里要多沖洗幾遍,可以去掉艾葉的苦澀味。之后把艾葉攥干,放進料理機加清水打成漿,把漿用過濾網過濾一下,讓艾葉泥和汁水分離,這個時候的艾葉泥可以用來做糍粑,汁水可以用來做青團。
汁水里加糯米粉、粘米粉、白糖先攪成絮狀,再揉成面團,然后在里面包上自己想吃的餡料就可以了。青團下面墊上油紙防粘上鍋蒸二十分鐘,就可以出鍋了,然后在表面刷上一層食用油,可以鎖住水分,避免風干。
泡好的糯米加入艾葉泥攪拌均勻,再上鍋蒸三十分鐘,然后倒入容器中撒上食用油開始反復捶打一個小時,這個過程是個既耗時又費力的過程,不過捶打好的糍粑清香四溢,會讓人很有成就感。
然后再分成多個小塊,按成餅狀,就會變成軟糯的糍粑,用油煎一下或者烤著吃,蒸著吃,都特別好吃。
2、艾葉煮雞蛋
洗凈后的艾葉加水煮開后撈出來,在艾葉水中再加紅棗、枸杞、紅糖、打入兩個雞蛋,等雞蛋煮熟后再加入艾葉,然后煮三分鐘即可。這是一款特別適合女性朋友吃的美食,可以祛濕散寒,有暖宮的功效,能夠改善因宮寒導致的月經不調和痛經等。
3、艾葉雞蛋早餐餅
艾葉洗凈后下鍋焯水,水中加入少量小蘇打,焯好后撈出攥干水分,再剁成細末,放入碗中。碗里再打入三個雞蛋,加入適量食鹽,攪拌均勻,最后再淋入水淀粉增加一下雞蛋的水嫩。鍋里倒油,油熱以后倒入艾葉雞蛋液,先煎一面,待一面煎至金黃后再翻另一面煎,等兩面都煎到金黃就可以裝盤了。
艾葉雞蛋早餐餅,味道鮮香,除了能夠祛濕散寒還有鎮咳平喘的作用,女性要多吃哦。全國各地氣溫不同,艾草的生長時間也不一樣,趁著艾草鮮嫩的時候,別忘記多采摘一些來嘗鮮哦。
這麼好吃又對身體有益的美食,還等什麼呢?一塊做起來吧。好了,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,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持,我們明天見,拜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