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式快手馬拉糕,松軟細膩,香甜又Q彈,做法簡單,新手零失敗

馬拉糕是一道傳統的廣式點心,一般在廣東的茶樓里面很常見。相傳馬拉糕是新加坡馬來族人喜歡吃的一種食品,原來叫馬來糕,后來傳入了香港、廣東一帶,被廣東方言叫成馬拉糕。這道點心的外觀很普通,就是普通的糕點樣子,但是它的做法跟質感非常好,內部的組織又細膩,所以吃著松軟又潤滑。因為是發酵食物,所以吃著也很好消化。這應該就是大家都喜歡吃它的原因。

一個好的馬拉糕,完整脫模之后把它拿在手上能感覺到它非常Q彈,晃動幾下還會彈動,絲毫不會斷開,吃的時候也可以感覺到那種Q彈,口感非常好,所以它才能從一眾普通的點心中殺出重圍吧!做這道美食其實不難,對新手來說,最難的應該是發酵,很多新手掌握不好是否發酵成功,等了很久也沒有動靜,很快就拿去蒸, 其實沒有發酵好就去蒸,百分之一百都會失敗。做這道點心很簡單,需要的是一點耐心。

需要的食材也不多,主要是面粉跟紅糖。吃著潤滑是因為里面加入了淀粉,淀粉可以讓湯汁變得濃稠,跟面粉混合之后能增加彈性,發酵過之后就有了蓬松有彈性的口感,最常見的就是木薯淀粉,可以用紅薯淀粉,土豆淀粉等代替,最好不要用玉米淀粉,這是彈的效果最差的一種淀粉。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起來試一試,下面分享詳細的制作步驟。

【所需材料】

面粉200克,木薯淀粉100克,紅糖80克,溫水280毫升,酵母3克,無鋁泡打粉3克,食用油20克。

【制作步驟】

1.碗中加入80克紅糖,調入280毫升的溫水,攪拌均勻把紅糖化開,再加入3克酵母,攪拌均勻,放在一邊靜置2分鐘。

2.接著把面粉跟木薯淀粉加進來,攪拌均勻,攪拌到順滑粘稠沒有顆粒的狀態就可以了。蓋上保鮮膜,讓它發酵至兩倍大。

3.發酵好的面糊體積變大,內部都是氣孔,天氣冷比較難發酵,放在溫水中會快一點。

4.接著倒入20克食用油,加入3克泡打粉。泡打粉可以不加,加了會更蓬松。

5.把它攪拌均勻,排空里面的氣體,攪拌到原來的大小。

6.準備一個模具,四周都刷上油防粘,然后倒入面糊,把它晃動平整。

7.起鍋燒水,把水燒開。然后放入模具,蓋上蓋子,開大火蒸30分鐘。水一定要放夠,不能半路加水,不然會塌陷。

8.蒸好燜五分鐘再開蓋,然后取出來,放在一邊晾涼,涼透就可以脫模了。

9.脫模后切成小塊就可以享用了。

小貼士:

1.發酵的時間不固定,溫度高發酵就快。

2.紅糖量很多了,覺得不夠甜的可以另外加點白糖。紅糖有顆粒就搟碎再加進來。

3.泡打粉不是一定要加的,不加也可以。

用戶評論